时间:2017-08-22 06:15:50
1、判断题 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参考答案:(1)风格:风俗画;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2)变化:图3中人物单调、僵硬、面无表情;图4表现了真实自然的人性。原因:人文主义的兴起。
(3)思想性: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认识: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的产物;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图中所示文物发掘于今河南安阳,距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它可用于研究(?)
A.西周的历史
B.汉字发展史
C.纸的演进
D.书法艺术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中所示的文物是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其出土为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故选B。A 项明显错误,可以研究商代的历史;C项错误,甲骨文不是纸,是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D项错误,甲骨文还是实用性的文字,尚未发展到书法的阶段。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地艺术。新石器时代有了最早的刻划符号;商周时期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秦汉时期小篆和汉隶有了初步的美感。此外,也要知道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借助于汉字布局的疏密得宜,书写出美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可知人物画不仅追求外在的貌,跟要追求内在的品质,即神韵;C也是这个意思,所以C正确;A项“振笔直遂”指提起笔来一举完成;D项“钩勒工细,良工苦心”指画画反复起稿、描画,都与郑绩的评论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作品属于文人画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公元649年6月16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这一天是全国的忌日。后来,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忌日,因为传说在这一天,一幅叫《兰亭序》的书帖被当作殉葬品,与李世民一起埋进了昭陵,从此这幅书法作品就永远在人间消失了。关于《兰亭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畅快淋漓,“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B.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C.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协调对称
D.潇洒飘逸,“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兰亭序》是行书,其中A是草书的特点,C是楷书D是行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