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8-22 06:15: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货郎图》



材料二


图3 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4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材料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体现此艺术风格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作品的思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风格:风俗画;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2)变化:图3中人物单调、僵硬、面无表情;图4表现了真实自然的人性。原因:人文主义的兴起。
(3)思想性: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认识: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的产物;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图中所示文物发掘于今河南安阳,距今已有3200多年历史。它可用于研究(?)

A.西周的历史
B.汉字发展史
C.纸的演进
D.书法艺术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中所示的文物是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其出土为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故选B。A 项明显错误,可以研究商代的历史;C项错误,甲骨文不是纸,是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D项错误,甲骨文还是实用性的文字,尚未发展到书法的阶段。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地艺术。新石器时代有了最早的刻划符号;商周时期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秦汉时期小篆和汉隶有了初步的美感。此外,也要知道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借助于汉字布局的疏密得宜,书写出美感。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可知人物画不仅追求外在的貌,跟要追求内在的品质,即神韵;C也是这个意思,所以C正确;A项“振笔直遂”指提起笔来一举完成;D项“钩勒工细,良工苦心”指画画反复起稿、描画,都与郑绩的评论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作品属于文人画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公元649年6月16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这一天是全国的忌日。后来,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忌日,因为传说在这一天,一幅叫《兰亭序》的书帖被当作殉葬品,与李世民一起埋进了昭陵,从此这幅书法作品就永远在人间消失了。关于《兰亭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畅快淋漓,“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B.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C.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协调对称
D.潇洒飘逸,“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兰亭序》是行书,其中A是草书的特点,C是楷书D是行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