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6:15:07
1、判断题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及至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更是紧紧连在了一起。请结合唐朝、明朝及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手工业、工业城市分布情况,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唐朝和明朝时期,除当时的都城外,这些城市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3分).
(2)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明朝中后期,城市的发展又增加了什么新因素?这些新因素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洋务运动时期,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它在客观上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你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3分)
参考答案:(1)原因:当时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发展趋势: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2)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生产性和商业性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削弱。新因素: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思想家。(3)特点: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原因:这些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城市倾销商品,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4)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维护、巩固清朝统治。客观上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本题解析:本题以现实热点——城市发展为主线,把唐朝、明朝和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手工业、工业城市分布联结起来,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考生解题时切勿心慌,要一步一步来。本题以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为切人点,引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本题属于“无图考图”题,要求学生对这三个时期的城市分布图记忆明确,考查学生把图表放人大的历史背景中的分析、概括能力。因此学生应纵向分析概括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从中提炼出唐朝、明朝及洋务时期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书最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出现了“行省”,中国的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这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而且沟通了中国部分主要水系,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对元朝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也起到一定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实 | 结论 |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
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汴路即事》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陆游《入蜀记》 |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可以得出这一时期草市已经出现,但是据此得出“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则显得论据不足,表格中的第一项是错的。“草市迫江货”说明江边码头有草市,表格的第二项亦正确;根据“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一句,说明草市的税收对于政府来说是很重要的,表格中的第三项结论也正确;一般的概念中,“草市”定义为“乡村定期集市”,根据此,表格中的第四项结论也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