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6:12:57
1、判断题 (19分)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第一次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晖现状时,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的变革”是指什么?(2分)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材料四中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什么?(2分)它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1)变化:范围不断扩大。(1分)发展趋势:摆脱相对独立,联系不断加强。(1分)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或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2分)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2分)
(3)变革指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
影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逐渐解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洋务企业,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6分)
(4)“统一体”是指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2分)
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等。(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图片从西方人眼中世界范围不断扩大来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联系加强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并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科技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联系所学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从工业革命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角度思考作答。第(4)问对应材料四信息,第一小问从材料中“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从世界市场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方式结合所学从国际贸易以及殖民扩张的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着,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
A.?信息时代?
B.?蒸汽时代?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必然要求整个世界作为市场,这就使
A.亚非拉国家重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
C.整个世界将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D.其他地区将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D两项是殖民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C项表述不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大洲孤立封闭的状态,增强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故选C。
点评:本题运用了全球史观的观点,这一史观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这种史观也得到了充分阐发和体现,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如何理解并运用这种史观评价历史事物、进行科学有效地备考,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开创了地理发现时代,同时使得中华帝国的海权、海上贸易、航海技术、舰队规模和实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郑和舰队的实力不但远远超过了亚洲各国的水师,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海军的总和。由于统治者的原因,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相反,西方世界在郑和100年后开始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 ——新浪军事
材料二? 1764年珍妮机发明和使用,使织布业明显落后。而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又使纺纱业处于滞后而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
材料三? 1850~187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为3.12%,1870~1913年为2.1%;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1870年为三分之一,1900年为五分之一,1913年为七分之一;……生铁产量1890年被美国超过,1900年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德国的二分之一。?——《世界通史》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西方世界在100年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的原因。(4分)
(3)指出材料二中英国的技术革新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的原因,这次技术变革对英国社会近代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德国迅速发展的国内有利因素。(4分)
参考答案:(1)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目的是宣扬国威,不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革命性的东西。(2分)
(2)原因:殖民扩张与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社会转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的推动。(答出2点即可得4分)
(3)棉纺织业:属新兴行业,受行会限制程度低,更易形成竞争。(2分)
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完成工业化,建成“世界工厂”;促进议会改革,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等。(答3点即可得4分)
(4)有利因素:1871年完成统一,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得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出2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第一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所以他的做法并未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第二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西方国家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不同的是他们的目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再加上各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使得西方国家纷纷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与此同时材料二中“1764年珍妮机发明和使用,使织布业明显落后。而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又使纺纱业处于滞后而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这一内容告诉我们西方国家以英国为首爆发了工业革命,大大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第三题,考查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棉纺织业是轻工业,需要的资金少,技术含量少,且属新兴行业,受行会限制程度低,更易形成竞争。而工业革命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完成工业化,建成“世界工厂”;促进议会改革,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等。
第四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871年完成统一,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得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