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6:04:31
1、判断题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2、判断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下表中的表述,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3、判断题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
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存天理,灭人欲
D.格物致知
4、判断题 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南昌市城雕·鹅湖
[? ]
5、判断题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