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22 06:02: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的局部示意图,关于②航线开辟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的航路
B.为葡萄牙带去了丰厚的利润
C.找到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
D.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麦哲伦船队航行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不可能为葡萄牙带去丰厚的利润,绕道印度洋也不是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航路的是达·伽马,所以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中所标注的主要航路中,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判定图中①是哥伦布航线,②是达伽马航线,③是迪亚士航线,④是麦哲伦航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A项出现于15—16世纪,B项出现于16—18世纪中期,D项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排除A、B、D。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段相符。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福祉”。(12分)
材料二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灾难: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引发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殖民扩张加剧,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对环境的破坏。(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福祉: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经济发展;促使落后地区进行社会变革,汇入现代化潮流。(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8分)


本题解析:(1)该问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评价工业革命,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作用(即福祉),又要认识其消极影响(即灾难)。“福祉”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灾难”主要体现在激化阶级矛盾、加剧殖民扩张、污染环境等方面。
(2)材料二指出,从1763年至1914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洲迅速崛起,控制了世界霸权。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崛起、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现有了科学理论,才有了相对应的发明创造,在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中的科学理论为其奠定了基础,即可得出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