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明治维新》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2 05:39: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是指(? )
A.全面引进西方文化   
B.用西方文化改造本国封建文化
C.引进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D.提倡武士道精神,振兴民族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宋代近世说”为核心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学说和 “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的中日文化关系论。对清末中国的研究,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陷入政局反复动荡、军阀割据的黑暗时代的失望,促使他去追寻他所看到的这些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现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中国史上的什么时期开始形成的?他找到的答案就是“宋代”。他发现“宋代以来的近世”是中国目前弊端的根源,是中国走向未来所必须克服和超越的对象。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问题,他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说”,他预言:东洋文化的发展,有时还会越出本民族、本国的界限,形成一个“东洋文化圈”。今后,中国文化的中心将移至日本,将由日本来代替中国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就是近代日本的国家使命、文化天职。
评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作者意在说明中国文化已不会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已被包容在日本文化之中;其观点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的。
(第一层次,0—4分,观点不明确,没有结合史实论述,逻辑关系不清楚。第二层次,5—8分,观点较清楚,只结合部分史实论证。第三层次,9—12分,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逻辑关系严谨,层次分明。)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可以选择同意内藤湖南的观点,也可以反对他的观点,但是都要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有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在1年零10个月时间里,先后访问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考察了各国社会经济情况,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材料三: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2)一、二两则材料是什么关系?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政府是怎样发展本国经济的?有何影响?(5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从日本的发展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佩里叩关。(2分)?使日本陷入殖民地的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激发了争取独立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武装倒幕运动。(2分)
(2)因果关系(1分):欧美的先进技术文化已经显示巨大的优越性;接受学习欧美先进文明大力推动工业化的需要。(2分)?影响:推动了日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习惯的西欧化,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2分)
(3)皇帝主持自上而下的变法。?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分)
(4)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 ]
A.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现状
D.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
A.木户孝允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伊藤博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这三人又被称为「维新三杰」。因此D不包括在内。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