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5:32:32
1、判断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 ]
2、判断题 羁縻府州是唐朝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摘编自《旧唐书》
材料二 “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濒岁涣解之恩膏。朕之益蠲(蠲免税赋)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特此经筹之有素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1)材料一中,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年间能做到“无国计不足之虑”的原因。比较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和康熙帝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5、判断题 秦始皇制定了种种严酷的刑法,如车裂、活埋、弃市、腰斩、凌迟等。而唐太宗则大量删减了死刑条款。这反映了?
[? ]
A.“治乱世,刑当重。治平世,刑当轻”? ?
B.唐太宗有“存百姓”、仁义为本的思想? ?
C.社会发展到了“法乃天下之公器”之势? ?
D.唐太宗开启了儒法并行、德法兼治的治国模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