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5:30:20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表明,自由放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胡佛政府的范围及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摘自《历史比修II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从3月9号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到国会议员们宣告休会那天,罗斯福已经发表了十次重要演说,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惯例;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准许公开经营啤酒,以及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3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分)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是胡佛以失败而告终,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2分)
(1)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联邦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倡导地方团体和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危机。(3分)
(2)放弃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克服经济危机。(3分)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克服经济危机,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可能克服或者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总统抱着“自由放任”的传统信条不放,显然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而罗斯福总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则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这是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6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胡佛政府的范围及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 “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可以得出结论。
(2)根据材料信息“宣布了废除金本位制,向国会提出了15篇咨文;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结合所学知识,放弃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克服经济危机。
(3)从是否顺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角度回答,胡佛总统抱着“自由放任”的传统信条不放,显然违背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而罗斯福总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则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这是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点评:用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同国内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引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某一重大经济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一经济现象演变成为世界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B.?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
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中国政府 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增加就业可以看出本题对罗斯福新政中增加就业措施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经济学家米瑟斯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旨在理解人类行动的科学,而不是预测和操纵经济生活的科学,经济生活中诸多明显的秩序并非人们有意设计的结果,……它们是一种“自发性的秩序”。符合这一理念的经济行为是
A.贸易保护主义
B.自由放任政策
C.社会福利制度
D.扩大政府开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