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启蒙运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7-08-22 05:15: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 ]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是(?)
A.天赋人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主权在民说
D.三权分立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可知体现社会契约论。AC不对,天赋人权说与主权在民说符合卢梭的主张,但材料无从体现;D不对,三权分立说出自孟德斯鸠的主张,且材料无处体现。
点评: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以及主张: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著《哲学通信》和《路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法国,著《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应该是理性的体现(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3)卢梭:法国,著《社会契约论》,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4)康德:德意志,著《纯粹理性批判》,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人非工具”、主权属有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并且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亚里士多德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卢梭赞同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B.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
C.卢梭提出契约国家学说
D.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是对“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的准确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因为有些人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是来统治的,强调了人不是生来平等的,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中卢梭的主要观点是天赋人权,强调人人平等,因而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
(3)看法:开启民智。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体现的理论是
A.阶级斗争说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阶级斗争说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C不对, 三权分立说指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既彼此分立又彼此制约; D不对,. 天赋人权说实际上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所以也有人直接把它称作自然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B符合题意,材料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或对历史事实正确的表述,设计者惯用的迷惑考生的手法,就是在备选项的遣词造句上做手脚,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要能识破题目的“陷阱”,仔细辨识有关词语的含义,鉴别其正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