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22 05:02: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2、判断题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的闸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
A.全面抗战开始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3、判断题  通过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利于历史学习。依据以下《中国民主革命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不同
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历程与中国相似
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



4、判断题  2010年1月31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公布了阶段性研究报告。这一研究报告对中日近代不幸的历史研究第一阶段达成一些共识,但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日战争原因,日方的观点是“日本被军部的一部分势力拖人战争,从而将战线扩大”,中方观点是“日本有计划侵略”。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①第一阶段中日共同研究存在分歧②日方承认在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事实
③日方否认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④中日历史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洪秀全为了宣传拜上帝教,从事宗教理论建设,其中包含的思想有
①基督教义?②儒家大同思想?③平均主义?④民主革命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