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22 05:0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前夜陷入严重的危机,其原因有(?)
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抑制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③清朝帝王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④西方国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近代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在鸦片战争以前的晚清社会,政治上君主专制,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国家实行的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国际背景是西方国家进行的是工业革命,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明清时期,我国推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6分)
(2)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材料二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旨在说明什么的变化?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春秋后期,诸侯争夺土地。直接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私田增多。
(3)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4)土地制度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日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