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22 04:5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故B项不符合史实,因此答案为B项;ACD三项表述符合史实,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2珠海二模)(24分)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经济结构越合理就越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中后期起,江南地区陆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至到鸦片战争前仍未能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请简析其原因。(8分)
(2)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迅速,试结合19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西方经济结构的变化。(8分)
(3)为了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向苏联学习经济建设的?并说明其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君主专制加强,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民主政治环境;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市场狭窄;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海外贸易;儒家传统思想(或:理学“重义轻利”、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不利于培养务实的科技人才。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化工业取代了轻纺工业(或答: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垄断组织出现;二战后,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
(3)学习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中国农业经历了从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通过“三大改造”,在所有制上推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影响:积极:推动了国我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消极:从长远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影响了生产积极性,也导致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本题解析:(1)此题主要回答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出现后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与外交等几个方面进行回答。(2)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有以下几次: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确立,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的主导地位代替了轻工业的主导地位;二战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学习斯大林体制,进行经济建设探索的情况。主要内容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等等,这种僵化的体制在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发展后,越来越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西汉长安?
B、唐代益州?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粱录》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二?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全球通史》中“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4分)
(4)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1)突破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草市”上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贸易兴盛。(3分)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1分)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1分)
(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1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1分) “爆炸性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儒学发展为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宋词(个性化的书法艺术、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2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根据材料一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草市”;材料二中“以宋元时期居多”可以归纳出特点。(2)根据材料三中“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归纳。(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近世史应从……这应当是宋以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回答。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4)政治上出现了中央集权,思想上宋代出现了理学,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