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7-08-22 04:49: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各民族矛盾的激化
B.受美苏“冷战”政策的影响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推行冷战政策,苏联为了与美国对抗,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北约与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阴影下,导致德国、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紧张局势。所以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都是美苏冷战对峙、对抗的结果。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体现的美国的意图(3分)。根据苏联史实说明美国是否实现了材料中划横线处所说的“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欧解体的原因。(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中国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6分)


参考答案:(1)诋毁苏联;扰乱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秩序;和平演变(3分)
美国实现了这一目标(1分)
戈尔巴乔夫对外收缩力量与美国缓和,不干涉东欧(2分);对内放弃了共产党执政,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2分)。
(2)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尖锐;(4分,每点1分)
(3)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6分,写出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第一问,关于概括材料体现的美国的意图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及相关的史学研究的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材料一整个材料都反映的是美国对苏联的敌视与污蔑。有关于美国是否实现了“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的问题需要结合苏联发展历史来分析。在美国的和平演变下苏联最终走向了解体,其解体的根本原因虽然是由于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美国的和平演变起了加速它解体的进程。
(2)第二问,东欧巨变的原因很多,主要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东欧巨变的根本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使本国经济发展不快,最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材料中的“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表明苏联对东欧的束缚及东欧内部的民族矛盾也是其解体的原因。
(3)第三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明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整理归纳答案。由东欧巨变的原因中得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由苏联解体中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需要改革,改革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正确的目标、正确的原则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A.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学者强调“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可见论点主要强调了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认为国内条件只是次级因素,由此分析可知作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偏离了作者的意图;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此核心观点认为美国(  )
A.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B.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是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导致与其他国家关系紧张,因此D的表述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