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46:18
1、判断题 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
[? ]
A.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
D.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
C.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D.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之所以说伽俐略的科学研究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要依据是他?
[? ]
A、介绍并开始了科学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B、证明了落体定律,确立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
C、证明且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D、伽俐略是通过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人类历史不断向前,人类进步是渐进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近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李约瑟文集》(中)选自《世界科学的演变》潘吉星主编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4分)材料一是李约瑟博士 (1900—1995,英国著名科学家)在一次中西科技比较讨论会上的发言摘取的部分。根据材料一,请你归纳李约瑟的观点,并给以客观的评价。(6分)
材料二?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 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国盛《科学的历程》
(2)材料二的认识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请徐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的掠影
(3)图1所皮映的实质是什么?(2)在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城市已经有了自来水,图2反映了当时我国城市人们怎样的生活状况。(2分)根据材料三,用近代化的观点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作一判断。(2 分)
材料四?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瀕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遣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 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仁盼回音。 毛泽东、周恩来
――《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 (1949年1月19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周恩来发电报邀请宋庆龄“北上”的原因。(4 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6分)
参考答案:(1)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4分,个1分;答这四点以外不给分;笼统答四大发明,不给分)李约瑟的观点:中国古代人民不仅在技术方面而且在科学方面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在磁现象方面;中国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成就和贡献各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客观评价:他客观评价了中国古代科技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进入近代社会的速度(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
(2)正确。(2分)理由: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把生物学确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有力地挑战了神学创世说。(4分,各2分)
(3)实质:是中西方技术在中国的碰撞(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生活状况:此问要从一般见全貌,可以从三个层次认识,只要答到其中一个层次就给全2分。三个层次依次是:挑水吃---生活环境差---生活质量低。判断:20世纪初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但是(在交通方面)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2分)
(4)原因: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将召开;宋庆龄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或:是孙中山的夫人);更好地建设新中国(4分,各1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
进程:《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1927--1949年,政治民主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1949年9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6分,各1分。其他符合题意的1点1分,但此题总分不超过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把握关键词“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第二小问注意把握问题中给出的信息是“中西科技讨论会”,故观点要结合材料围绕中国科技并进行总结归纳;客观评价注意要从本人角度出发,评价李约瑟的观点。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作出判断;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的牛顿和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及其产生的影响角度来说明理由即可。
(3)第一小问可根据图中的“马车与汽车”进行概括,马车代表中国传统交通工具,汽车是近代西方交通 工具的代表;第二小问也要注意问题中给出的答题信息,问题中给出了“19世纪末,欧洲城市有了自来水”, 由此与当时中国的城市形成对比,进而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实际上是对前面两小问的综合,结合两张图片及前面两小问,从近代化角度看,进行总结判断即可。
(3)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概括。根据材料宋庆龄“北上”的原因,也是材料中“北上”的背景和目 的。第二小问关于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可根据所学,依据中国近代发展的线索,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归纳民主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