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41:49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愁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依据?(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业资本在宋代没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原因。(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商业革命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选择你同意的观点并概括理由。(3分)
参考答案:(1)依据:商品经济及相关行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城镇兴起;出现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港口城市走向繁荣。(答出四点即可。4分)
(2)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封建国家专制垄断政策的实行。(4分)
(3)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2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2分)
同意后者观点,宋代由于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虽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同意前者观点,言之有理同样得满分。3分)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结合宋代的城市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的打破和流通领域纸币的出现等角度进行分析。(2)从材料“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进行概括分析。(3)前者认为宋代发生的商业的变化具有近代的特征;后者认为对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二者的观点可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一个,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但是宋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还是农耕经济的附属物,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轨道进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欧洲的商业上的革命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以前的城市的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
——中新网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
材料二?经历了唐代的绚丽之后,服饰在宋代走向了质朴、洁净和自然。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男子的日常服饰十分质朴,女装也突出强调含蓄温婉,明理雅致女性气质。
——《华文教学通讯》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时期服饰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在描写那个时代(20世纪20年代)生活的电视剧《橘子红了》里面,乡下的秀禾还穿着传统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此时的着装可谓是毫无规矩。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性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服饰“毫无规矩”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社会现实;民族融合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6分)
(2)趋势;服饰由华丽趋向朴实自然;趋于平民化。(4分)
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理学的影响。(4分)
(3)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城乡差别大。(4分)
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西方思想的传播;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女子受教育程度提高。(6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说明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 说明民族融合加强。
(2)注意材料信息“服饰在宋代走向了质朴、洁净和自然”“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男子的日常服饰十分质朴,女装也突出强调含蓄温婉,明理雅致女性气质” 说明服饰由华丽趋向朴实自然;趋于平民化,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思想文化(理学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原因。
(3)注意材料信息“乡下的秀禾还穿着传统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 说明传统与现代并存;城乡差别大。结合材料出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西方思想的传播、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女子受教育程度提高等角度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茶叶等
C.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D.泉州城市建设很好体现了人文和自然的结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十”不是具体数字,是表示多的概数,排除A;“东方第一大港”不等于,排除C;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市井俗人是指城市市民阶层,其力量的壮大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A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并非加强了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控制市井之人就不喜看“理治之书”;D项是在宋明之际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7分)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3分)
(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手工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率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 (7分)
(2)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3分)
(3)本问分两个层次评分:(7分)(考生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一层次,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归纳:
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③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考生能回答以下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①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
②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每点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一、二文字内容直接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即可,要注意语言表述的条理性;(2)材料一中文字“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说明了两种“商业革命”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即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3)从宋代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特征寻找宋朝的“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即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以及军事战争的角度归纳其原因所在。
点评:宋代纸币的出现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但并不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就以出现了信用货币“飞钱”,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唐朝末期至宋代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时空控制的放松和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