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41:49
1、判断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 )。
A.大街小巷商店铺席连绵不断,街道两边建有会馆
B.在某一商店,你购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花瓷
C.张老板又新购买了几十台织机,机房规模扩大了
D.乘船在运河游玩,品尝当地小吃,欣赏两岸繁华的商业景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要求是“唐朝”,A、C两项是明清时期;B项最早可能是元代;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发展。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 ]
A.商品经济发展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组织商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徽商和晋商,商帮为强化地方商业经营的凝聚力和寄存货物的方便在外地建立会馆,所以结合史实可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D两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C 项与商帮发展无直接关系,答案选A。
点评:高考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二,商帮的出现,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异常活跃。这也直接挑战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对中国和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康乾盛世”的余晖,西方却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革命。为什么中国没能发生同样的变革?
(2)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概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试图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努力。
(3)20世纪50至70年代,新科技革命使西方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国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失误。试分析中国出现失误的原因。
(4)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是怎样抓住这一机遇的?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到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5)从材料一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对文学主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6)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则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自然经济的顽强阻碍;封建专制统治;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3分)
(2)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3分)
(3)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3分)
(4)改革开放。启示: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言之有理即可)。(3分)
(5)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2分) 宋词。(1分)
(6)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政府规定:“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 此政策表明
A.朝贡仅是藩属国从事对华贸易的代名词
B.官方控制了以朝贡为名的商业活动
C.对外贸易关系皆以朝贡的形式存在
D.朝贡贸易的对象仅限于明朝藩属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