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34:54
1、判断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
B.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火车即已制造成功,所以A项可能出现,B C两项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中有推动“自由主义发展”这一影响,按照高考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应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如下三个阶段并把握其特征: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西欧推行重商主义;②第一次工业革命至罗斯福新政之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奉行自由主义;③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这些战争
①本质上都是商业战争②目的是扩大海外市场和争夺殖民地
③最后都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④都影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两者都?
A.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取决于其经济基础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禁海令》和《航海条例》的共同点.《航海条例》是以贸易保护weo知道思想,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而《禁海令》是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并未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而这两者却都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基础而实施,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 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 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 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材料中的“奴隶”和“ 老爷”分别喻指什么?(4分)
(2)从材料看,托克维尔运用了哪些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的?(6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13分)
参考答案:(1)工人和工业资本家。(4分,写富人与穷人可得2分)
(2)从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分化以及环境问题等视角。(6分)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3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1—13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
视角,如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文明的面貌,但并非是直线上升,而是进步与倒退并存;工业革命是一次文明的转型,孕育着希望,也伴随着痛苦。
论述:观点清晰;论述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0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工业革命的作用与弊端;工业革命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中的文明与野蛮。
论述:观点较清晰;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叙述:观点不清晰;仅能列举史实。
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即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打败了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故选D项;其它项不合史实;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