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7-08-22 04:25: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B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C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2、选择题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3、判断题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选择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
B.道、儒、法
C.法、儒、道
D.道、法、儒



5、判断题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体现了哪家观点

[?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阴阳五行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