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25:37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作用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西汉的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的为陆九渊、王守仁,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家应为明清反封建启蒙思想家,朱熹发展了理学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材料一的主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出现的政治前提。(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最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四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材料三、四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2分)
政治前提: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分)
(2)图一。(1分)图一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图二、图三的圣母带有光环。(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1分)
(3)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4分)
社会特点:荀子处于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4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智者运动只是知识的识记,难度为小。第二问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要能区分中世纪神学精神状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状态,难度为中等。第三问主要考查全面分析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荀子的引文是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表达两者要统一的幸福观;彼特拉克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幸福观。特点要结合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背景归纳。
考点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早期儒学
点评 :中西方文化现象进行纵比对学生的核心考点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为服务于汉代“大一统”政治局面,董仲舒主张
A.天人感应
B.焚书坑儒
C.儒学独尊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服务于“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C符合题意,而AB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