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22 04:17: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 ]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C.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对伽达默尔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
A.在认识历史事件时,我们应尽力避免偏见,追求真实的历史
B.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C.历史不仅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
D.判断也是偏见的重耍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互,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多种材料的辨析与运用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下面材料与四川历史具有直接关联的是
①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局部图案②白马寺
③毛泽东长征诗部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④成昆铁路通车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