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17:26
1、判断题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
A.教皇游行
B.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C.兜售赎罪券
D.建政教合一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会贪婪腐化,不断搜刮教民的钱财,兜售赎罪券是其手段之一,最终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故选C。A项明显错误;B项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D项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一个结果。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何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7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8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材料中提炼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抓住材料中教会与世俗权力关系的信息,知不光要建立民族教会,还要把司法实行政教分离。针对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大的原因分析,可结合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的状况,可推断出有大量的社会需求,另外印刷术的应用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的理解,抓住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因此可理解为: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宗教改革后主张勤劳致富来荣耀上帝,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茁壮成长的是
A.路德派
B.加尔文派
C.英国国教
D.东正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主张发财致富,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因此选B。ACD都与题干不符。
点评:先定论一是把事业的成功、财富的获得说成是“上帝的旨意”,从而为新兴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蒙上神圣的外衣;二是激励人们在事业、人生上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百折不回取得成功以证明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而那些失败者则无疑是“弃民”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简化宗教仪式
C.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D.主张“先定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不是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