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22 03:59: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苏维埃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
C.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D.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国家农场和集体农庄都打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中国的农业合作社也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只有D项允许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启了中国伟大的改革进程,高考命题往往站在这一角度,要求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先声夺人”即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手伸五大洲”即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亚洲诸国的梦魇”,即日本对亚洲诸国的觊觎和侵略;“后发制人称霸世界”即美国在二战后逐渐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霸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辛勤劳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强调了1980年至1989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新气象,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定B C D 三项符合题意时间特征要求,A项不符合要求,浦东新区的开发是在1990年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故答案选A。
考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提出。选项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项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D项是冷战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
A.优惠外商
B.全方位开放
C.平等互利
D.设立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B、D三项是开放后实行的政策和措施。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