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明治维新》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7-08-22 03:52: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 
[? ]
A. 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 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 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 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9分)


参考答案:
(1)表现:“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6分)
(2)原因: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进行“大化改新”;(3分)明治维新以后,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吸收西方现代文明;(3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融合,本民族的文化消失殆尽。(3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2)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历史上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如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 ,进行“大化改新”;近代史上,学习西方国家,进行明治维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1889年2月,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由伊藤博文起草的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的《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由于明治维新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天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社会中下层的不满,导致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在西风东进中睁眼看世界的日本民众开始主张自己的权利,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了遍及全国的“自由民权运动”……这使明治政府意识到必须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否则政府本身很可能被推翻。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 材料二 为了寻求近代国家的模型,明治政府派出许多代表团前往欧美。在考察各国宪政时,他们发现,在日本不能简单地模仿欧洲各国的君民共和制。尽管英法美等国最为繁荣,但其宪政体制同以国家主义为核心的日本传统文化缺乏内在的联系性;相反,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中使用军力和保持强大君权的普鲁士文化更接近于日本。重点研究欧美各国宪法的木户孝允认为,日本人民知识水平低,制定宪法要靠“君主英断”,普鲁士的情况与日本国情相似,因而断言“尤当取者,当以普鲁士为第一”。岩仓具视在考察中留意欧美各国中封建残余势力的地位和待遇,成为皇室贵族利益的保护者,他强调要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认为日本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德为师”。……因此,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在设立国会的同时,借助日本传统中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任命内阁、干预立法等大权。?
——据韩大元《日本近代立宪主义产生的源流》
(1)依据材料,指出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前往欧美考察各国宪政的背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与英国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异同,并分析日本“以德为师”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①社会矛盾激化,威胁明治政府的统治;②日本民众的民主意识提升,自由民权运动高涨;③西方资本主义宪政的影响。
(2)异:①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封建时代的君权遭到否定;②日本天皇仍拥有专制权力。同:都建立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 原因:①普鲁士与日本文化传统相近;②普鲁士宪法有利于保护皇室贵族的利益,适合日本社会的渐进式改革;③两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后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