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3:51:19
1、判断题 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以上言论反映了
[?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少数民族侵扰北魏
D.北魏统治下各民族之间的混战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北魏政府推行的均田制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4、选择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5、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 ]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