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2 03:47: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改造,符合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三项都不是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持有这一主张的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