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22 03:43: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温总理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富论》是世界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圣典。对发展资本主义,这部著作主张(?)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B.资本家干预国家的经济
C.对原材料、生产和市场实施垄断
D.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一书,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后人称之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 无穷机遇o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 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 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D.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 无穷机遇...相 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 式。”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带来了社会问题,启示我们应该着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而不应该片面追求物质生活。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的斗争和
努力中出现了哪两种典型的方式?简要比较这两种方式在斗争手段、目标、领导阶级、结果
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方式: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代表的亚
洲国家向西方学习而进行的改革自强。
差异:①前者由各国农民阶级或封建统治者领导,以武装反抗方式进行;后者由中下级
武士为核心的倒幕力量领导,以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进行。
②前者主要目标是赶走外国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后者是通过学习西方改革落后状态,实
现民族振兴,摆脱民族危机。③前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社会性质,后者使日本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原因;①亚洲各国在遭受西方侵略前封建统治力量比较强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新
兴的社会力量是较弱,西方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亚洲各国原有的经济。②日本在西方侵入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实施了全面而又有效的改革,且西方列强正集中力量侵略中国,使日本改革有一个相对宽松
的环境。


本题解析:本题为小切口、深分析试题,它以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亚
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的斗争和努力中出现了两种典型的方式,即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
方式、印度、中国等掀起了亚洲革命风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题时要紧扣题目要求从斗争手段、目标、领导阶级、结果等方面的不同点作答。分析产生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此题的难点,分在析差异的原因时,首先从生产力和经济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新兴的社会力量强弱不同,还可以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等去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试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分析新航路开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特征?


参考答案:
(1)原因:①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③商业危机。④西欧生产力发展,天文、地理知识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2)影响:①世界由分散到连为一体。②商业革命,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④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
(3)特征: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②资本主义发展。③东西方关系变化。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知识的理解。结合课本知识不难答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约翰·巴克勒在《西方社会史》一书中指出:“(‘二战’后)西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而经济的进步又加快了正在进行的社会与文化变革的步伐。因此,这个源于西方社会对二元革命执着的追求的伟大承诺,终于在战后时期那光辉的成就中得以实现,它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暂时消除了大萧条带来的痛苦和纳粹极权主义带来的恐惧”。材料中的“二元革命”是指?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启蒙运动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后期西方的变革。根据“它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分析,此时发生在英国和法国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其他各项与题干不符。
点评:关于法国大革命,近几年,命题的角度不再用传统的革命史观考察其对的封建势力的摧毁,更多的是以文明史观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角度进行命题。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除了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背景、主要成就、影响外,还与政治、经济、科技相联系把其放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