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3:41:23
1、判断题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明初,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海禁;说明是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的,综合四个选项,D中认为西方发展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外来侵略,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活动中的相似之处是
A.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取消自由贸易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D.大中小企业改国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成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3)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参考答案:(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条件: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抑制,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3)观点:工商皆本。特点:封建制度腐朽趋向衰落;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5)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