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22 03:35: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②哥伦布?③迪亚士?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下列说法与材料无关的是

[? ]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 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的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资中筠《说不尽的大国兴衰》
材料三?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它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援助、社会服务、老年伤残保险、医疗补助和孕、残儿童补助等六个方面,?对于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一度曾经功勋卓著:这项制度设置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阶层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衰退、社会风险化等等趋势,曾经的盛景渐渐消损,从而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新的思考。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8分)
(3)比较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和居住条件恶劣,并经常失业;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犯罪率高;工人滋生反叛情绪,工人运动兴起。(6分,得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2)特点:有《济贫法修正案》等社会保障措施;但实行个人自愿原则,缺乏政府统盘考虑的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制度)。(4分)
原因:由于自由放任主义风靡,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主张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危机往往通过市场能自行解决。(4分)
(3)新变化:人民福利待遇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但正反两方面影响中,任一方面的影响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材料的能力。从材料“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可以概括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可以概括出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通过当时英国政府的自由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来考虑。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人民福利待遇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高福利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严重,引发通货膨胀;使企业税负增加,成本提高,抑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出现有较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新自由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福祉”。(12分)
材料二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灾难: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引发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殖民扩张加剧,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对环境的破坏。(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福祉: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经济发展;促使落后地区进行社会变革,汇入现代化潮流。(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8分)


本题解析:(1)该问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评价工业革命,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作用(即福祉),又要认识其消极影响(即灾难)。“福祉”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灾难”主要体现在激化阶级矛盾、加剧殖民扩张、污染环境等方面。
(2)材料二指出,从1763年至1914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洲迅速崛起,控制了世界霸权。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崛起、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