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09:55:23
1、选择题 下列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
A.水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
D.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和[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水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不消耗能量,A错误。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B错误。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和[H] 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ATP,D错误。本题选C。
考点:细胞代谢
点评:本题考察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哪种物质是用右图所示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
A.CO2
B.甘油
C.氨基酸
D.胰岛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是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是主动运输,二氧化碳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A、B错误。氨基酸是通过主动运输,故C正确。胰岛素是大分子是通过胞吐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红细胞中的K+浓度比血浆中高30倍,而Na+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合理的解释是
A.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B.人体对K+、Na+需求不同
C.细胞膜的主动选择吸收
D.细胞膜对K+、Na+的特异性吸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K+的运输方向是由细胞外→细胞内,Na+的运输方向是由细胞内→细胞外,都是逆浓度梯度而进行,属于主动运输,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故选C。
考点:主动运输。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跨膜运输的规律,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a、b、c、d代表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运出胞外
B.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C.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D.细胞吸水膨胀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甲乙分子是可以滑动或移动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自由扩散)运出胞外,A正确。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了改变,B正确。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应该是通③方式,C错误。细胞吸水膨胀时,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具有流动性,即甲磷脂和乙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时和一段时间后,不正确的是
A.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
B.开始时水的净转移方向从乙到甲,一段时间后从甲到乙
C.开始时甲微粒数较多,一段时间后两侧微粒数一样多
D.一段时间后向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蔗糖酶,可使两侧液面等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因此相同质量的两种糖中葡萄糖的分子数多,因此水分子先向左扩散,导致甲先高于乙;但是葡萄糖可以通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因此一段时间后乙侧的微粒数增多,导致水分子向右扩散,因此乙又高于甲,故AB正确,C错误;一段时间后向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蔗糖酶,蔗糖酶将蔗糖水解成单糖,因此一段时间后膜两侧的微粒数相等,使得两侧液面也等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