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09:33:47
1、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运输方式中一般不需要消耗能量
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结构是①
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与比较能力。图中①、②、③依次是糖蛋白、通道蛋白、磷脂双分子层。a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细胞的识别、免疫、癌变都与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所在Ⅰ侧是膜的外表面,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运输方向是Ⅰ→Ⅱ。磷脂有选择性。只有极小的分子或者脂溶性分子容易通过,极性较强的分子或者离子则基本上无法通过。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 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中实验可知,a细胞的细胞核放入经人工处理后去核的b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的c细胞,表现出a细胞的性状,同时b细胞同样经人工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表现出b细胞的性状,显然细胞核决定性状,即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与细胞质无关;本实验中的观察目标是细胞,不是某一生物体,所以看不出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情况;因此,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选C。
考点:细胞核的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一种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无消化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①侧到②侧
B.反极化状态时,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C.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②侧到①侧
D.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处有糖被是细胞膜外侧,静息电位时,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状态。当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钠离子大量外流,称为去极化,故A正确。去极化近一步加剧,膜内电位变为正值,而膜外电位变为负值,则称为反极化故B错误。细胞受到刺激后先发生去极化,再向膜内为负的静息电位水平恢复,此时,为维持膜两侧点位,钾离子也流出细胞,称为膜的复极化。故C正确。钾离子是通过通道进入细胞的,可能与b蛋白质有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各组是检验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所使用的有关试剂和特有的颜色反应,正确的一组是
A.
B.脂肪——苏丹Ⅳ——红色反应
C.蛋白质——斐林试剂——砖红色
D.葡萄糖——苏丹Ⅳ——砖红色沉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3、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