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8 11:10: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污染气体依次是
[?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过去的10年里,大气中的CO2含量大大增加,以下不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大量石油产品
C.沙漠面积不断扩大
D.世界范围内初级净生产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学的态度是

[? ]


A.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
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大气污染物可普遍引起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植物受环境胁迫的一种生理反应和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的表现。酸雨胁迫对植物脯氨酸的变化和危害的关系如何呢?某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并进行下述实验过程。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的供试植物为钟萼木科的伯乐树、苏木科的翅荚木、楝科的香椿、蝶形花科的刺槐。种子首先进行消毒与育苗,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选取生长好和长势相近的苗木移至适宜的培养钵或木箱中栽培,按常规盆栽方法管理,经20天左右的缓苗期,分别用pH=5、pH-3、pH=2的硫酸型人工模拟酸雨进行喷洒处理,每三天喷洒1次,每次以喷湿为准,每次喷洒量约为500mL,重复7~9次。每次喷洒前观察和调查植株生长和受害情况,并分别收集和统计落叶,对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
二、试验结果
(1)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酸雨pH越低,脯氨酸增加的幅度越大。当pH为2时,伯乐树、翅荚木、香椿、刺槐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31.4%、126.1%、124.5%和99.1%。
(2)根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叶相反,随酸雨pH下降而递减,当pH为2时,其减少幅度在3~8%之间。
三、分析并回答
(1)该实验为_________实验(探索性或验证性)。
(2)从实验结果看该实验方法中还应增设何种处理?____________。
(3)若要得出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危害的关系,实验中还应增加叶的危害程度这一指标,叶的危害程度可以用________作为指标。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①.叶片脯氨酸随酸雨pH下降而递增,根系则相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②.叶中脯氨酸增幅的比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探索性
(2)以pH7.0左右作为对照组与其他三组同时喷洒处理
(3)脱落叶率或伤斑叶率或叶颜色变化程度(凡符合实际且能说明叶的危害程度的指标均可)
(4)①.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酸雨的反应不同 ②.不同植物同一器官对酸雨的反应不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