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题《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时间:2017-08-08 10:51: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选择泡菜坛的原则是: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泡菜制作过程中O2进入坛内
B.防止泡菜汁液渗出,影响口感
C.防止杂菌污染
D.为使泡菜坛美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泡菜发酵过程中形成亚硝酸盐的细菌主要是
[?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亚硝化细菌
D.光合细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小明和同学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中按照下列过程进行操作,请分析他们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目的: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生成酒精;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或酒精生成醋酸。
实验过程:先将新鲜的葡萄除去枝梗,再将葡萄进行冲洗。把榨汁机、发酵瓶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后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用榨汁机榨出葡萄汁,然后将葡萄汁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装入发酵瓶,要注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密封充气口,控制在30℃~35℃的温度,发酵10~12天左右,然后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鉴定。当果酒制作好后,往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密封,然后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18℃~25℃下发酵。
(1)以上实验操作有五处错误,请改正。
(2)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要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应当如何操作?
(3)在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1)葡萄应该先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因为我们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附着的酵母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果酒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果醋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先往发酵液中通入适量的氧气。
(3)温度不同:果酒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之间,果醋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对氧气的控制不同:果酒发酵应当先通入氧气再隔绝氧气,果醋发酵应当一直通入足够的氧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分析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泡菜制作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兼有蛋白质分解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冷加工方法,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的保存十分有利。千百年来,泡菜不但以其酸鲜纯正、脆嫩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因其开胃口、促消化、解荤腥、增食欲的功效为世人所接受。泡菜的制作工艺如下:选料→预处理→配制调料→泡制。泡菜的制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泡出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该掌握原料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装坛等技术。如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泡菜坛的选择亦关乎泡菜制作的成败。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从其结构分析,属于哪类生物?
(2)请用反应式表示出乳酸发酵的过程。
(3)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试说明其原理。
(4)试讨论泡制泡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参考答案:(1)属于原核生物。

(3)为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4)需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