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答题模板《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07 19:5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探究题  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________地区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试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湿的习性,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3、选择题  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世纪中叶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污染区白色蛾释放数多于回收数主要是由于白色蛾迁出造成的
B.污染区黑色蛾回收率高于白色蛾回收率主要是由于黑色蛾迁入造成的
C.非污染区白色蛾回收率高于黑色蛾回收率是由于黑色蛾更多被捕食造成的
D.非污染区黑色蛾种群会随着决定黑色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而消失



4、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以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NaOH溶液中的琼脂块的体积越小,NaOH在其内的扩散速率越快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与叶
D.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



5、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