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19:25:23
1、连线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2)序号2,4,6,8可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主题是___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下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光合速率(标出相应的点即可)。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h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温度? ?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实验时间等
(2)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影响
(3)图“略”(四个点对应的数值依次为0.6,1.9,4.0,3.8,横坐标含义以温度来衡量)
(4)2.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表层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和异化作用方式分别是
①自养型 ②异养型 ③有氧呼吸 ④无氧呼吸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叶绿体含多种色素,其中一种色素能接受其它色素所吸收的光能,该色素是
[? ]
A.胡萝卜素
B.叶黄素
C.叶绿素a
D.叶绿素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请回答下列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有关的问题:
(1)图甲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中表示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该过程完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光合作用阶段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用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图甲阶段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
(4)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若突然移至黑暗处,其它条件不变,短时间内叶片叶绿体中C3和(CH2O)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5)北方夏季晴天的中午,某绿色植物的光合速率反而明显减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把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有ADP、磷酸等物质的溶液中,用图乙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叶绿体内发生了光合作用。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上图曲线。该曲线的纵坐标可能是________。
A.有机物合成量 B.O2吸收量 C.ATP和[H]的含量 D.CO2吸收量
图乙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暗反应 叶绿体的基质中
(2)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等有机物 [或14CO2→14C3→(14CH2O)]
(4)增加和减少
(5)光照过强,气温过高,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气孔关闭,吸收CO2减少所致
(6)C? ?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和[H],b~c段能进行暗反应使 ab段积累的ATP和[H]逐渐被消耗而大量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某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很强。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装置中的D内放入_______;乙装置作对照组。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装置中的D内放入________;乙装置作对照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甲装置______(填“左”或“右”)移1.5厘米吸作用强度乙装置左移0.5厘米测定植物净甲装置______(填“左”或“右”)移4.5厘米光合作用强度乙装置右移0.5厘米
(4)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g/h。
参考答案:(1)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 ②.遮光
(2)①.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 ②.将装置甲、乙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3)左 ? 右
(4)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