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1:48:35
1、选择题 据图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2、选择题 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基粒以光照,发现能使蓝色的亚甲基蓝(氧化态)变成绿色(还原态),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 ]
A.叶绿素分子存在于基粒膜上,所以光合作用在基粒上进行
B.光合作用的产物O2来自CO2而不是来自H2O
C.基粒膜吸收光能后,能促使某种物质分解,产生还原剂和O2
D.基粒上的光反应能产生O2,而暗反应使亚甲基蓝还原
3、连线题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4、连线题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Z的名称是________。
(2)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______上的____________分子,释放出______,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Z。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点处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
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