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0:06:02
1、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②与③的主要差别是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是细胞内液。②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②与③的主要差别是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中的氧运输是简单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体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长时间行走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又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而使组织液增多。
考点:本题考查组织液
点评: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学习中要多加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是有关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 下实现的
B.维持稳态的基础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C.稳态的维持就是为体内的酶提供温和的条件,从而有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
D.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小范围内波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的哪项事实,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
A.牛奶喝进胃内
B.肾脏集合管收集尿液
C.服用驱虫药
D.注射胰岛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A牛奶喝入胃:牛奶只能停留在胃表层,被胃壁细胞阻挡,吸收后才能进入内环境;B空气吸入肺泡:得经过气体交换才能进入血液进入内环境;C服用驱虫药:同A;D注射胰岛素:通过针头将胰岛素注射进皮层细胞所生活的组织液,然后再经过血液循环送到作用部位。故答案选D。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首先识记内环境的概念,然后逐一分析选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即②中;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和水调节。
点评: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体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