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21:19:33
1、选择题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与内环境稳态维持密切相关的系统主要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B选项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是外界环境的一种行为,与内环境无关。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对内环境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思维、判断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A.营养不良导致的血浆蛋白含量大幅度降低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④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故答案选C。
考点:组织水肿
点评: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孕妇身体浮肿是因为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导致母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内 容。
点评: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2)毛细淋巴管受阻(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渗,淋巴循环是单向的,淋巴汇集后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右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升清水或静脉输入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浓度变化
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大量饮水,尿量开始大量增加,后来恢复原先水平,故a为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A正确;由于在30min时大量饮水,浆渗透压下降,故30~90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B错;由于大量饮水,血浆浓度先下降,后恢复原先水平,故C正确;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D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