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时间:2017-03-05 19:08: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成为各国共识。中国南极考察队曾通过观测包在冰中的气泡中的气体,了解当时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气温。下图观测数据来自对南极冰芯中气泡的观测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正确的是

[? ]
A.温度变化是导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直接因素
B.碳主要以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C.若不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D.20千年后的二氧化碳持续升高主要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引起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1)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_关系。
(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参考答案:(1)正相关? ?负相关?
(2)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全面禁止采伐树木
B.全面禁止捕鱼
C.过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D.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科学家提供了1000年~2000年地球大气中的CO2含量(ppm)和每平方米热量(W/m2)的关系图(如图),CO2含量从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迅速上升,至1950年前后,上升曲线已几乎成直线态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室效应与工业革命以后CO2浓度的升高有直接关系
C.CO2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毁林,造成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减少
D.控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