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8 23:34:50
1、选择题 血细胞、肾小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
B.血液、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细胞外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肾小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分子,其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减弱
B.血浆中蛋白质浓度过大
C.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受到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尿的性质取决于滤过膜的特性。正常肾小球滤过膜不仅截留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而且阻止大分子蛋白质和脂类的通过,所以称它为“超滤器”。根据实际测得通过的物质有一定大小,设想滤过膜上似应有固定的小孔或通道,但至今未能证明基膜上有这种结构。因此,各种物质通过的“孔道”也许是功能性的。肾小球筛选分子大小的通透性是比较恒定的,正常以能通过分子量约64500左右的物质为标志。但是,分子直径的大小才是决定它能否通过膜的更重要的因素,直径为4纳米的蛋白质容易通过,直径为10纳米的分子则不能通过。有一些蛋白分子的直径虽比“膜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只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正常运行,就定能保障内环境稳态
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稳态的相对平衡的,D错误。
考点:内环境和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乙图中B从上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A组织液、B淋巴、C血浆、D细胞内液。乙图中:A为生产者、BC为消费者。丙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物体内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内环境;A错误。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由于B既处于第二应用级又处于第三营养级,所以其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最少;B错误。至少消耗A的量=x*(1-a)/20%+(ax/20%)/20%=20ax+5x;c正确。乙图中的生物不能构成群落;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用文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人患细菌性肺炎,有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病人体内乳酸含量增高
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形成热觉的部位
C.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神经和免疫系统均参与了调节
D.该病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