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大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15 05:27: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
B.参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内有感觉、运动、中间三类神经元
C.在人体进行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特定的抗体与抗原结合
D.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症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敏反应、移植的器官被排斥、特定的抗体与抗原结合都属于免疫的过程,ABC不符合题意,糖尿病人的成因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的与免疫过程无关,故本题选D。
考点:免疫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十通道的打开,大量Na十内流,导致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十内流,但仍需要消耗 ATP。故A不正确。处于③与④之间时,由于Na十通道大量开放,导致Na十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所以B正确。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以不影响a处释放乙酰胆碱。故C不正确。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但不引起b处去极化,所以不形成小电位。故D不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使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①与③中的成分相互交换是保持内环境稳态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①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 ③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进入细胞内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山区小溪内能见到长时间不变态的大蝌蚪,由此判断这个地区的孕妇生下的孩子容易患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呆小症
C.侏儒症
D.甲状腺亢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很多学生看到此题,感到无从下手。本题中的潜在因素是:蝌蚪长时间不变态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原料,说明该地区缺少碘。由此判断这个地区的孕妇,生下的孩子体内缺少甲状腺激素,而易患呆小症。该地区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