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8-15 04:47: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的动物细胞大多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C.细胞株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
D.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分裂的细胞叫细胞系



2、选择题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获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3、连线题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________,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



4、连线题  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____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______病。
(2)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转录出相应的________,从而合成白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直接消灭入侵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又是________免疫的启动者。
(3)除病原体外,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4)人体内的APC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是细胞_______的结果。在体外通过______技术,可人工增殖APC。



5、连线题  产前诊断是优生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下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对获取的胎儿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需配制培养基(液)。合成培养基(液)中除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往往还需添加一定量的____,以保证细胞正常的分裂和生长。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还需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_____。若需检测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最好选用____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