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07:59:37
1、选择题 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2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0%,若DNA连续复制2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A.20个
B.30个
C.90个
D.120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它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由题意可知: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2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0%,则C为30个。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产生4个DNA分子。共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0×4=120个,所以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20-30=90个。选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及复制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的结构,了解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及碱基数量的相关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吸收光的色素位于基粒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得到电子后的某些叶绿素a,即成为强氧化剂,能使NADPH变成NADP+
C.水的光解部位在基粒,水解ATP和NADPH的部位在基质
D.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能使某些叶绿素b不断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叶绿体色素全部分布于基粒,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可将NADP+转化为NADPH,其失去电子后能将H2O分解。光能转化成电能后,能使少数叶绿素a不断得到到或失去电子。所以A、B、D均错误。将水分解的光反应在基粒发生,利用ATP和NADPH的暗反应在基质中发生。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D.氧浓度为a时
E. 不进行有氧呼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若CO2的产生量等于酒精的产生量,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当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时,则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通过计算可知b浓度时,有氧呼吸消耗(12.5-6.5)/6=1mol葡萄糖, 无氧呼吸消耗6.5/2mol葡萄糖,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c中有氧呼吸消耗(15-6)/6=1.5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消耗6/2=3mol葡萄糖,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d中无酒精产生,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的反应式答题。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在一昼夜24小时内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FG段气孔关闭,光合作用略有下降, 故A错误;A点和E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同,说明两者的有机物相同,故B错误;D点后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则D点之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与A点相比,K点的二氧化碳含量低,说明经过一昼夜后有有机物的积累,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技术中,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范畴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
B.细胞核移植
C.抗原刺激B细胞
D.动物细胞融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刺激B细胞属于免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