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06:53:51
1、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因为含有遗传物质RNA而是半自主细胞器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因为含有遗传物质DNA而是半自主细胞器,故A错误。氧气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ATP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而[H]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消耗;故B错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但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故C错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扩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来扩大膜面积,且两者都含有复杂的酶系统,这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为细胞核内某基因(15N标记)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彻底水解后可生成6种产物
B.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20%
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含15N的子细胞占5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基因初步水解可形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再进一步水解可生成6种产物,即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故A正确;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但据此无法确定每条链中A所占的比例,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所以无法确定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故B错误;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链(②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断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①部位),故C错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将15N标记的1个DNA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1次后得到2个DNA,均含15N,即含15N的DNA占100%,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时期应是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轮作是在同一块地上按预定的种植计划,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这样做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说法解释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显著提高光能利用率
B.可以提高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利用
C.能够改变原来的食物链,防止病虫害
D.能降低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照射到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例。提高光能利用率包括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三方面。光合作用效率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包括光照强度的控制、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考点: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
B.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
C.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
D.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E.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
F.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萨克斯做实验最终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因此A是错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