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09 06:04: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激素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机体大量消耗血糖,导致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增强
D.比赛结束后,乳酸积累过多造成机体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激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故A错。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使更多重吸收尿中水分,降低渗透压,故B错。血糖下降,导致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增强,分泌更多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故C正确。内环境积累乳酸可以通过缓冲对物种酸碱中和,维持内环境PH稳定,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人体大量流汗后,为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正确的方法是
A.少排尿
B.多喝清水
C.补充含盐的水
D.多喝糖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故A正确,草原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故D正确。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故B错误诱捕雄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故C错误。
考点:生命现象的模型构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的相关的知识把握的十分准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血细胞、肾小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
B.血液、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细胞外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肾小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主动脉血液含氧量高
B.肺静脉血液含氧量低
C.腔静脉血液含氧量低
D.肺动脉血液含氧量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