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4 01:51:06
1、选择题 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再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及颜色变化情况是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只有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单糖,而淀粉酶不能水解蔗糖,所以左侧一分子蔗糖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左侧溶液浓度上升,液面先升高。单糖是小分子物质,能透过半透膜进入左侧,是左侧溶液的浓度降低,液面又下降,所以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还原性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两侧均匀砖红色沉淀产生。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没有ADP生成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
B.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
C.叶绿体内C5的生成
D.番茄根细胞对Mg2+的吸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没有ADP生成。
A.浆细胞分泌抗体属于胞吐,需要能量;错误。?
B.胃蛋白酶只是催化蛋白质分解,是一个在消化道中进行的酶促反应,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正确。
C.叶绿体内C5的生成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错误。 ?
D.番茄根细胞对Mg2+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错误。
考点: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液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积累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完成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B.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结构I和结构II均为载体蛋白,因此在行使功能时可以互换
D.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人们发现根皮苷可抑制结构I的活性,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人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能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因此是易化扩散。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转运具有特异性。行使功能时不能互换。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是主动转运,根皮苷可抑制结构I的活性,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减少病人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考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细胞膜的结构、血糖调节的知识,意在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考查来考查学生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还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与迁移运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主要目的是?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为0.25g/mL左右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处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浓度;植物细胞处于0.25 g/mL蔗糖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蔗糖浓度;当植物细胞处于0.2 g/mL的蔗糖溶液中时,有胀大趋势,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浓度,因此得出细胞液的浓度在0.25 g/mL左右,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