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4 00:46:53
1、选择题 荷兰学者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
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用胚芽鞘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激素种类的不同,无关变量是激素的浓度、胚芽鞘的生长条件等
B.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胚芽鞘的弯曲程度或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C.胚芽鞘尖端首先要切除,以排除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因为NAA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IAA,所以本实验中NAA的浓度可以小于IAA的浓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试回答有关问题: 
(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选带芽和幼叶枝条的目的是芽和幼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枝条生根。
(2)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形态学上、下端(S、X)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部位)的影响,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不同的扦插方法对同种植物枝条生根影响”的研究。如出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则说明____________。
注:“方法一”指插条仅正插处理(如上图甲);“方法二”指先倒插处理(如上图乙),一段时间后,再作正插处理。
参考答案:(1)生长素
(2)插条生根的部位和长度(数量)
(3)用先倒插再正插的方法比仅正插更能促进枝条生根(方法二比方法一更能促进枝条生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连线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1)材料一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2)材料二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______。材料二是否支持材料一的观点?____。原因:___________。
(3)材料二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背光一侧分布较多或向光一侧分布较少)? 促进生长(或适宜浓度下促进生长)
(2)对照作用? ?不支持? 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3)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生长抑制剂,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