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种群的特征》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2-01 08:37: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下图表示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_______[株/(百平方米·年)](以“+”代表增加,以“-”代表减少),计算过程是____;依此变化率估计到1995年,红松的种群密度将是______株/百平方米。
(2)图中哪一时间阶段内种群的变化最大__________。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3)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多选)____________。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参考答案:(1)-1? (5-10)÷(1990 -1985)? 0
(2)A
(3)ABC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1)A、B、C? ? 水? A草原
(2)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
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其种群密度增长趋势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


A.a<c<b
B.a<b<c
C.a>c>b
D.a>b>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