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大全《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时间:2020-01-30 19:13: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来自于
[? ]
A.所选蔬菜自身原有的
B.人工加到泡菜水中的
C.腌制过程中产生的
D.水中的乳酸菌



2、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

[? ]


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用沸水消毒
B.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C.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D.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5℃至18℃范围内



3、选择题  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D.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保持缺氧状态



4、连线题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___________;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3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___________。



5、选择题  以下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系
[? ]
A.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B.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C.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微生物会继续发酵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