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微生物的利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30 18:05: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中培养4小时后稀释10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那么酵母菌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是

[? ]


A.1/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D.2小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茵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 ]


A.从结构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自养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畜牧业上做青贮饲料是将鲜绿的玉米秆切成小节,然后挖坑密封贮存以备冬用,在贮存期间生命活动旺盛的生物是
[? ]
A.玉米秸秆
B.乳酸菌
C.害虫玉米蝗
D.寄生在玉米叶表面的玉米斑病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是对农作物Ⅰ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试验结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农作物Ⅰ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Ⅰ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那么到底使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是酵母活细胞,还是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呢?还是二者都可以使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呢?下面是某生物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取两个锥形瓶,标号为A、B,分别加入等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然后进行_______处理。
(2)将新鲜的酵母细胞分成等量的两份,对其中一份进行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3)________。
(4)观察实验现象,并对两个锥形瓶中的产物进行鉴定。
(5)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消毒灭菌(或煮沸再进行冷却)
(2)把酵母细胞研磨,加水后进行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3)把未处理的酵母细胞放入A瓶中,把提取液加入B瓶中,然后密封两个锥形瓶
(5)①.如果只有A瓶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B瓶中没有,说明使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是酵母活细胞? ②.如果只有B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说明使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是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 ③.如果二者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说明不论是酵母活细胞,还是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都可以使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