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30 17:11:54
1、连线题 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上图)。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人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可能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
B.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密度最大
D.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于晴天和雨天在同一地块上取样
3、连线题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其中L代表太阳总辐射,PG代表总初级生产量,PN代表净初级生产量,P代表呼吸量,把植食性动物真正吃掉的那一部分绿色植物叫做消耗量(C),把因种种原因而未被吃掉的那部分绿色植物叫做未利用物质(NU)。消耗量(C)中的大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了,这部分就叫做同化量(A);消耗量(C)中的小部分未被消费者同化,而是通过消费者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这部分则叫做粪尿量(FU) 。植食性动物的生产量属于次级生产量。单位时间( 如1a或1d)里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A)叫做总次级生产量。总次级生产量中扣除植食性动物的呼吸量(R),余下的就是净次级生产量(P)。根据上述模式图及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字母表示出相关的恒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中的能量传递给植食性动物的效率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示反映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能将L中的能量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是由于叶绿体内含有_____________。
(5)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__________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连线题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是百万千焦。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5、连线题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身体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kJ。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